ARTICLES

06. 说话、弹乐句与唐诗


早上见到邻居打个招呼:“你好吗?”“你到哪里去呀?”

请看,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已经是弹乐句的方法啦!

不信?再试一次:从“你”到“好”,是渐强,而从“好”到“吗”是渐弱,而第二句的“你到哪”是渐强,而“哪里去”是渐弱。可见一般的句子组成一定包括渐强和渐弱,如果某人说话时把第一个字说的特别重,你一定很奇怪,而你何时见过有人说话最后一个字说得又重又长的?!

而弹每个乐句时的渐强和渐弱,除了手指的力度外,与手腕关系更大些。通常乐句结尾处手腕慢慢提上去,手指跟着离开键盘(但这与弹每个音时手腕上下抖动是两件事)自然地,学生就作出句子结尾处渐弱啦!

还记得我小时候,老师要全班一起念课文的情形:全班人为了整齐,每字一顿一顿呆板地念,音量大小一致,没有抑扬顿挫。很可惜,我在教学中常见年轻的学生这样弹琴的,难怪显得平淡呆板啦!

如果进一步地有人问:怎样可以找到每个乐句渐强到顶点的那个音?我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仍有迹可循,通常每个乐句较高的音或较低的音是顶点。例如 “重归苏莲托”这个歌曲:(见谱例1.) 第二和第四小节线后第一音恰恰是每个乐句渐强的顶点;而柴可夫斯基第6交响乐中的 的第三拍是每个乐句的顶点,当然也有不少例外,不可一概而论。为了找到每个乐句的顶点,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乐句从第一个音开始它到哪儿去?当它到达顶点后,又是怎样下来的?”找到并分析清楚了才可以有目的练琴。

但如果每句的渐强渐弱的音量是一样的,整个乐曲仍显得平淡无奇,这正像风平浪静的海边,你看上去每个小波浪都有小小起伏,但从远处看,大海仍是平的一样道理了。

那么,怎样才能有大的布局和起伏高潮呢?

此时恰恰用到了古代唐诗的原则:起、承、转、合。上面(谱例1)的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接”(你没见高了4度往高潮推吗?)而第三句第3个音的G就是整段高潮的“转折”点了,恰巧在3/4之处(请参阅前文“鼻子长在哪儿”)第四句的结尾恰好与全曲开始第一音一样,就是“合”了。

看,唐诗产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而这个意大利“民歌”在近代的欧洲,可原则是一样的啊。

如果有人接着问:你举这例子只有4句,如果是大些的曲子,或大奏鸣曲直至大的交响乐呢?——答案是一致的——在全曲的3/4处有全曲的总高潮,奏鸣曲就是在再现部之前。而大的交响乐,如果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80-90%都是),也是在此之前就有全曲的总高潮。而且作曲家一开始构思时,就已经包括对结构及高潮的佈局了。如果想深入研究这部分内容,就要认真去学习“曲式学”了。

Article List

*Europe Performance Tour 2019

00.前言

01. 油漆匠与练琴方法

02. 鼻子长在哪儿?------宴会和曲式学的布局

03. 学钢琴的初学者常见的毛病

04. 你能一分钟弹800个音吗?——关于速度的基本功训练

05. 三年学一级和一年考三级

06. 说话、弹乐句与唐诗

07. 节拍器在那里?

08. “向你的敌人学习”

09. 指法的重要性

10. “成长是硬道理”两种培养学生的“路线之争”

11. 思路和练琴方法

12. 糖醋鱼与触键

13. 肌肉是有记忆力的吗?

14.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15. 杀鸡是否应该用牛刀(副题:怎样弹琶音和类似的技巧?)

16. 重音的重要性

17. 论放松(肩膀与手腕能同时完全放松吗?)

18. 人应吃鳄鱼,还是鳄鱼应吃人——谈快速触键的训练

19. 关于教材之我见——开药房与车尔尼练习曲及其他

20. 关于教材之我见——从视谱谈起巴斯田教材

21. 关于教材之我见——注意教材中的关键转折点

22. 从好学生怎样接近钢琴家的水准?

23. 慎选老师

24. 从渐强渐弱说起......

25. 珍珠项链的启示(一)

26. 珍珠项链的启示(二)

27. 什么时候才能上台演奏

28. 奔驰车、心脏跳与触键

29. 怎么较少听到对触键速度的讨论?

30. 感念前丈母娘的一碗湯

31. 太太也是我的老师

32. 老鼠也是我的老师

33. 聪明的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34. 我的老师——诚实的小Tony

35. 学生除了学琴外,还学到了什么?

36.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启示

37. 给陈燕妮的回信

38. 向朗朗们的父母致敬!——向虎妈们致敬!

39. 赢在起跑线上——我那旅欧指挥家的弟弟怎样起步和成功的

40. 哪种学生可以成功

41. 不成功学生的脸谱图

42. 我怎样教7-8岁小孩子弹肖邦夜曲

43. 作曲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44. 我怎样教7、8岁小孩弹奏鸣曲

45. 尊重文凭,打倒文凭主义

46. 好到什么地步才是真好?——保持谦卑自省的心

47. 成材或成柴

48. 找到訓練的突破點

49. 写在23年年初一 ——王校长